欢迎来到韬克商用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品鉴赏 > 专用车 >
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营状况回升 盈利压力仍存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36 日期:2013-09-27

整车需求的放缓、价格竞争的加剧以及出口市场的乏力,使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去年面临一定的生存压力。进入今年以来,受到持续转好的整车销售市场的带动,国内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业绩已经连续两个季度持续好转。

从单季度来看,零部件行业2季度的收入、净利润分别为810.37亿元和50.04亿元,同比增速18.51%和23.5%,较1季度提升13.22和21.33个百分点。2季度提升幅度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处于产业链上游,业绩增长具有滞后性,另外二季度商用车的反弹也带动了部分零部件企业。

从细分市场来看,商用车零部件企业在2季度的表现比较亮眼,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都有了显著提升。而乘用车零部件行业在2季度也有触底回升的迹象,相关人士预计,如果乘用车销量持续景气,乘用车零部件企业将逐渐走出长达2年的低谷期。

就在国内市场需求回暖的同时,上半年零部件行业的进出口状况却并未有明显改观。数据显示,上半年零部件行业的进口金额出现下滑,出口金额增速仅为 4.6%,增幅回落 9.8 个百分点。从出口结构来看,国产零部件出口金额依然占总金额的20%左右,发动机和轮胎的占比有小幅下滑。总体来看,我国的国产零部件出口依然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结构性变化并不明显,本土零部件企业尚需提高技术水平。

而过去很少受到政策重视,补贴等优惠很少涉及的零部件行业,在今年也迎来了利好政策的“垂青”。国家能源局的天然气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将快速增加天然气发动机的销售量。据悉,上半年国内天然气发动机的销量同比增速达到了 43%。而考虑到下半年预计增加的加气站将会达到1400座,相比去年全年的总和还要多,天然气发动机的销量还将会加速增长。

同时,8月份,财政部颁布的发动机、变速箱“以旧换再”政策,将加快核心零配件的良性循环,并对正规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企业起到一定扶持作用。而10月1日即将实施的“汽车三包”政策,也将加快汽车零配件的更新速度,从而给零部件行业带来一定的利好。

另外,近期包括华域汽车、星宇股份等在内的零部件企业都开始加大收购的步伐。对于这种趋势,有分析人士预计,中国汽车行业要实现做大做强,就要从根本上实现零部件的系统化和高端化。目前,由于国内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产品线普遍太短,大多集中于某一项,在技术上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未来半年内,还将会有多家零部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来获得新技术或拓宽产品线,以实现做大做强。而且,随着国内车市增速放缓和自主品牌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各大车企也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向零部件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行业出现回升的同时,今年上半年国内零部件行业,不仅在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上远低于与之密切相关的乘用车,毛利率和净利率也与去年基本持平,而乘用车这两项数据的提升幅度则均超过2个百分点。

在相关人士看来,整零企业的经营状况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距,主要是因为车企目前的相对垄断地位压缩了上游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空间。而如果后续国内能够在打破整车厂对上下游垄断方面推出实质性的政策,将有助于零部件行业盈利能力的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