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韬克商用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品鉴赏 > 专用车 >
ZF中国客车业务今年预增

来源:方得网    作者: 阅读:62 日期:2014-07-02

“今后,采埃孚要在中国建立起全面的研发系统,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研发将主要集中在中国完成。对于这一点,客车业务战略已经非常明确。”

5月中旬,在北京道路运输展举办之际,采埃孚传动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利恒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消息。在整个客车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采埃孚今年在中国的业绩如何?未来为何要加大本土研发呢?

业绩稳步提升今年预计增长20%

据廖利恒介绍,“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采埃孚的客车业务在中国市场今年继续增长,预计今年全年增长20%;而且,去年整体发展也不错,总业绩比前年增长了15%。”

廖利恒表示,“公司的车桥、自动变速箱、转向机等业务都在增长。特别是,客车转向机在去年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1%,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还在增长;去年自动变速箱销了3000台左右,今年到目前为止的订单已经达到2000多台。此外,采埃孚北奔的手动变速箱产品现在也已经小规模进入市场,今年量会比较小,但明年量会逐步放大。”

可以说,采埃孚从进入中国以来,一直不急不躁,一步步稳步前行,从来不会因市场的某个机会去急于改变其策略,但始终处于稳步发展中。“我们在中国的业绩是稳定前进的,无论市场好还是坏,近年来每年都有10-20%的增幅。”廖利恒说。

受国产化程度影响各产品市场表现不均衡

采埃孚近年在中国的步伐越来越稳健,但各产品在中国的表现并不均衡。

据廖利恒透露,采埃孚引进中国的公交车桥销量逐年增长,特别是在公交低地板市场的表现非常好,北京的低地板公交车全部采用采埃孚的低地板车桥及转向系统。“但可惜的是,采埃孚在中国的公路车桥销量却仍然极少。”

为何采埃孚的产品在中国的销量,会呈现出如此不平衡状态?“这主要是受到国产化率的限制。比如,公路车桥几乎没有国产化,根本没办法完成短期订单,但转向机的国产化率已达百分之八、九十。因此,各个产品受国产化率的影响,其市场表现也完全不一样。”廖利恒说。

他告诉方得网记者,国产化有两个优势,一是成本的降低,二是大幅缩短交货期。“只要国产化率低的产品,都会有类似公路车桥的问题,市场份额是很难提高的。”

急需提高国产化增设本土研发体系

尽管采埃孚在中国早已不再是“陌生脸”,其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其有合作的客车厂已达到60多家,但其产品的研发还主要在德国总部。

“由于采埃孚客车产品的研发主要在德国,这势必会影响到采埃孚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因此,总部已经明确要下发产品的研发权限,建立本土研发能力。”廖利恒说。

“以后,我们要在中国建立研发团队,进行满足中国需求的产品研发、改进等工作。”廖利恒表示,集团在中国的研发中心设在上海,但各个产品的研发中心会在不同地方。“比如,杭州工厂有卡车变速箱本地研发团队,重庆工厂会有采埃孚北奔产品的研发团队,苏州工厂将设车桥与先进技术(包括新能源产品等)研发团队,但基础的研发还会在上海。”

据了解,采埃孚的上海研发中心早在2012年4月就已落成。廖利恒告诉方得网记者,“我们上海现有的研发团队已具备了高水平研发能力。我们在获得总部给予的全方面研发职责后,能更好地利用国内研发资源,进而提高产品的国产化率。”

“研发体系在中国建立后,我相信再过3、5年,采埃孚在中国的表现会比现在好很多。”廖利恒最后这样说道。